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23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本次会议在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等重要精神的基础上召开,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一流人才培养为目标,共建共享校际优质资源,促进区域教学协同发展,深化五校双一流建设工作。
4月30日下午,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联合举办的2019年复旦大学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展评会顺利举行,共有来自19个院系的22支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参加展评活动。最终,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课题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慧医疗超声创新团队、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杨珉教授课题组、数学科学学院动力系统导学团队、脑科学研究院痛觉实验室、物理学系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附属华山医院陈世益教授课题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徐以骅教授课题组、公共卫生学院新(再)发传染病和疫苗流行病学课题组、高分子科学系丁建东教授课题组等10支导学团队获得2019年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荣誉称号。
整个展评活动分为前期宣传、现场展示评审和后期优秀风采展示等系列环节。据介绍,导师和研究生所组成的导学团队在研究生的培养和研究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经材料审核22支团队全部符合条件并参加展示评审。10余个团队师生同台展示,共话导与学的融洽与和谐。前期,导学团队的优秀事迹在校园内公共场合和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复旦百晓生等微信平台上进行了线下、线上的广泛宣传,通过宣传导学团队的优秀事迹,促进导学团队间的经验交流和学习,引导导学关系的健康发展。
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展评活动是复旦大学推动良好的研究生导学关系建设的一项举措,通过评选、挖掘和展示学术研究好、人才培养好和文化建设好的研究生三好导学团队,助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促进优秀导学团队间的经验交流,充分发挥导学团队的育人功能。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复旦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合作由来已久,双方自2005年共建苏格兰孔子学院以来,屡获国家汉办表彰。
4月3日至4日,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桂永浩率团访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爱丁堡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副校长西蒙 ·希克斯(Simon Hix)共同签署了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建设复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全球公共政策研究分中心的协议,并参加了复旦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共建的苏格兰孔子学院年度理事会。访问期间,桂永浩还在伦敦会见了复旦大学校董、物理学系校友霍焱他希望双方能在丁铎尔中心的良好合作基础上,将合作范围扩大至包括经济、新闻、文学等更多领域,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多学科2+2学位项目的合作等。4月11日,英国东英吉利大学(UEA)校长David Richardson率团来访,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接待了代表团一行。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双方参会人员就合作意愿与具体形式展开了富有成效的讨论。
他强调,复旦大学一贯支持国际科研合作研究和教学,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复旦丁铎尔中心的国内外影响力。David Richardson对两校长期以来的合作成绩表示肯定。双方一致认为,复旦丁铎尔中心是双方合作的核心,两校将在共同举办会议、合作研究、学生培养方面合作加强合作。复旦丁铎尔中心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中心成立以来的有关成果及当前运行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双方合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徐雷代表复旦大学表达了对代表团一行的欢迎,对两校合作特别是以复旦丁铎尔中心为平台的合作表示肯定。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副校长Sarah Barrow、经济学院院长Emiliya Lazarova、国际招生办主任Karen Blackney、战略合作事务主任Dan Li、可持续能源创新中心主任Yimin Chao,以及复旦大学外事处、丁铎尔中心、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经济学院、新闻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他强调,复旦大学一贯支持国际科研合作研究和教学,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复旦丁铎尔中心的国内外影响力。双方一致认为,复旦丁铎尔中心是双方合作的核心,两校将在共同举办会议、合作研究、学生培养方面合作加强合作。
双方参会人员就合作意愿与具体形式展开了富有成效的讨论。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副校长Sarah Barrow、经济学院院长Emiliya Lazarova、国际招生办主任Karen Blackney、战略合作事务主任Dan Li、可持续能源创新中心主任Yimin Chao,以及复旦大学外事处、丁铎尔中心、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经济学院、新闻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他希望双方能在丁铎尔中心的良好合作基础上,将合作范围扩大至包括经济、新闻、文学等更多领域,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多学科2+2学位项目的合作等。
4月11日,英国东英吉利大学(UEA)校长David Richardson率团来访,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接待了代表团一行。David Richardson对两校长期以来的合作成绩表示肯定。徐雷代表复旦大学表达了对代表团一行的欢迎,对两校合作特别是以复旦丁铎尔中心为平台的合作表示肯定。复旦丁铎尔中心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中心成立以来的有关成果及当前运行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双方合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种从纳米线到纳米片的分层生长技术为单晶纳米片的可控生长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这对纳米材料制备和纳米电子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志来课题组巧妙地利用氮化镓纳米晶外延取向可控的单晶(-201)β-氧化镓纳米线,再以该纳米线为籽晶,在其侧面上分层同质外延单晶(010)β-氧化镓纳米片。
蒋卓汛为方志来在复旦大学指导的第一位硕士生,目前正就读研究生二年级,已申请氧化镓发明专利3项。研究结果以Nanowire-Seeded Growth of Single-Crystalline (010) β-Ga2O3 Nanosheets with High Field-Effect Electron Mobility and On/Off Current Ratio为题在线发表于Small。
近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方志来教授与上海大学张统一院士、厦门大学康俊勇教授和复旦大学刘冉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了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和开关比的超薄单晶(010)β-氧化镓纳米片。据悉,吴征远已入选2019年度博新计划,即将进入复旦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吴远征的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张国旗教授)。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方志来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吴征远和硕士研究生蒋卓汛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方志来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复旦大学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
现阶段,国际上通常采用机械剥离的方法来获得可裂解的(100)或(001)面的β-氧化镓纳米片并用于原型器件制备,获得的纳米片的厚度通常在100 nm以上。这些器件结果也是已报道的相同条件下的最好水平之一。课题组在(010)单晶β-氧化镓纳米片上制备的场效应晶体管具有38 cm2/V×s的场效应电子迁移率,107的电流开关比,和150 mV/dec的平均亚阈值摆幅。相关技术已申请3项发明专利。
β-氧化镓作为一种新型超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具有高介电常数、高击穿电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优异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在紫外透明电极、高温气体传感器、日盲探测器和功率电子器件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超薄β-氧化镓纳米片可用于制备高电流密度、高开关比、低亚阈值摆幅的场效应晶体管和快速反应、强光响应能力的日盲探测器。
以氧化锌、碳化硅、氮化镓、氧化镓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是固态光源、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微波射频以及功率器件的新一代核芯,在超越照明、5G通信、高铁、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遗憾的是,已报道的β-氧化镓纳米片生长方向不可控、晶体质量一般,很难用于相关器件制备
相关技术已申请3项发明专利。以氧化锌、碳化硅、氮化镓、氧化镓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是固态光源、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微波射频以及功率器件的新一代核芯,在超越照明、5G通信、高铁、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近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方志来教授与上海大学张统一院士、厦门大学康俊勇教授和复旦大学刘冉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了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和开关比的超薄单晶(010)β-氧化镓纳米片。现阶段,国际上通常采用机械剥离的方法来获得可裂解的(100)或(001)面的β-氧化镓纳米片并用于原型器件制备,获得的纳米片的厚度通常在100 nm以上。这些器件结果也是已报道的相同条件下的最好水平之一。遗憾的是,已报道的β-氧化镓纳米片生长方向不可控、晶体质量一般,很难用于相关器件制备。
超薄β-氧化镓纳米片可用于制备高电流密度、高开关比、低亚阈值摆幅的场效应晶体管和快速反应、强光响应能力的日盲探测器。方志来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吴征远和硕士研究生蒋卓汛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方志来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复旦大学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
这种从纳米线到纳米片的分层生长技术为单晶纳米片的可控生长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这对纳米材料制备和纳米电子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志来课题组巧妙地利用氮化镓纳米晶外延取向可控的单晶(-201)β-氧化镓纳米线,再以该纳米线为籽晶,在其侧面上分层同质外延单晶(010)β-氧化镓纳米片。
研究结果以Nanowire-Seeded Growth of Single-Crystalline (010) β-Ga2O3 Nanosheets with High Field-Effect Electron Mobility and On/Off Current Ratio为题在线发表于Small。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